市城市管理局以智慧化治理破“用水愁”办“民生事” 书写城市民生新答卷
近年来,市城市管理局着眼民生,结合超大城市治理探索解决群众身边的城市供水问题,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组织各区县和相关供水企业全面推动老旧供水管网和二次供水设施更新改造。高新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大力推进曾家、汤家等社区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解决了居民用水难题,彰显了城市治理的“民生温度”。
一是靠前指挥,精准摸排找准“民生堵点”。针对老旧小区供水设施老化、水压不足等问题,高新区主动扛起牵头责任,联合镇政府、水务公司、物业公司等多单位组建专项工作组,深入曾家、汤家社区开展“敲门行动”,共计走访居民100余户,召开居民议事会6场,收集有效诉求30余份,梳理出管道老化、水泵低效、水压不稳等6类核心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同时,对接市水投集团,共同编制《二次供水改造实施方案》,明确“2个月攻坚、3大改造目标、5项保障措施”,为工程推进画出“路线图”“时间表”。
二是全程监管,匠心打造“品质民生工程”。从设备进场到调试运行,全程跟进,让居民用上放心水。为确保改造质量,高新区成立工程监督专班,建立“日巡查、周调度、月通报”机制,紧盯设备进场、电缆安装、管网铺设、泵房建设等关键环节。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扰民问题,提前与居民沟通施工时间,同步做好防尘降噪措施,实现“工程推进零投诉”。目前,改造工程已圆满完成,更新60平方米泵房,105米老旧给水管道全部更换,205米电缆实现安全升级,6台高效水泵及2套环境监控箱顺利投用。整改后,片区供水压力从7.7公斤提升至8.5~8.8公斤,彻底解决了“用水高峰期水流小、热水器难启动”等长期困扰居民的难题。
三是长效管护,数字赋能“城市治理升级”。建立“长久保障机制”。为确保供水设施长效运行,高新区推动建立“三位一体”管护体系:移交专业运维,及时将二次供水设施移交市水投集团,签订运维协议明确责任;健全制度规范,联合制定《二次供水设施维护管理办法》,细化设备巡检、水质检测、应急处置等12项流程;数字平台监管,推动设施接入“基层智治平台”“智慧水务平台”,实时监测水压、水质、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异常自动预警、问题快速处置”。
此外,高新区还加强了水质监测,建立“双随机”水质监测机制,每月联合第三方机构开展水质检测,数据同步向居民公示,让“放心水”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