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315207D/2025-00169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建设规划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城市管理局 | ||
[ 成文日期 ] | [ 发布日期 ] | 2025-09-05 |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861号提案答复的函
喻开渝、汪小瑞、来江域委员:
非常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道路停车位管理的建议》(第0861号)收悉,该提案对加强和改善我市停车管理工作具有积极作用。经与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城市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停车难”已成为制约超大特大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重庆特殊的山城地形地貌与老城区空间碎片化制约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相比其他城市而言,停车矛盾更加突出。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共有停车场2.9万个、停车位632万个,机动车保有量641万辆(不含摩托车),其中,中心城区停车场1.24万个、停车位366万个,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232万辆(不含摩托车)。按照规划引领、合理布局、建管并重、方便群众的原则,我市基本形成了以建筑物配建停车场为主体、公共停车场为辅助、路内停车位为补充的停车设施供给格局,停车位供需总体基本平衡,但存在部分区域、部分时段停车难等问题。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策支撑引领。《重庆市停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聚焦“顺体制”,明确由公安机关统一行使城市道路和人行道违法停车执法权,改变了过去车行道、人行道违法停车分属不同部门的管理体制,解决部分车主“选择性违法停车”导致的乱停乱放问题;并对收费泊位免费时间、车辆违规占道经营等管理难点热点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对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运营、管理等作出了规范。《条例》的出台,填补了我市停车管理地方性法规的空白,具有鲜明的重庆辨识度。
(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市公安局定期开展全市交巡警执法质量抽查,针对抽查发现的证据收集不规范、执法程序不规范等相关问题,督促责任单位予以整改,切实规范查处道路违法停车的执法行为。坚持民意导向,以群众反映违停突出的时段、路段和区域为重点,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共梳理排查出“127个公交站+117条重点路段+32个区块”违停突出点位,对渝中区经纬大道、江北区长滨路、两江新区泰山大道等90条“违停阻路、有库不入、违停扰序”问题突出路段开展整治,查处违法停车400余万起,短信警示驱离临停车辆530余万起。稳妥推进人行道违法停车治理,发送人行道劝离短信5万余条,持续规范人行道停车秩序。
(三)规范泊位设置管理。按照《条例》规定,市城市管理局会同市公安机关加强对新增路内停车泊位设置方案的审核指导,对拟设置的路内停车泊位进行现场查勘和方案核实,逐一核查新增停车泊位,指导各区优化设置方案。今年以来,共审核中心城区路内停车点19个,停车泊位2039个。对标对表《条例》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市城市管理局对停车位设置规范、交通安全、设施设备、日常管理等开展督促整改。今年以来,共抽查12.45万个停车泊位,指导辖区整改问题356个。同时,针对路内停车泊位设置影响消防扑救、交通安全等突出问题,督促指导辖区优化调整路内停车点13个。
(四)开展技术标准研究。市城市管理局积极开展路内停车管理技术标准研究,深入探索停车行为与停车管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机制。出台《路内停车设施设备维护标准》;推动《城市道路路内停车位设置导则》申报地方标准;《城市公共停车场收费统一管理模型技术研究报告》《山地城市路内停车泊位供给指标及分区指引研究报告》通过专家组结题验收,完成路内停车泊位“一位一码”扫码缴费技术验证、中心城区路内停车泊位供给分区体系研究,为后续科学合理制定停车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我们将以《条例》施行为契机,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既管理好“增量”,加强对新增路内停车泊位设置方案的审核指导;也管理好“存量”,加强对路内停车泊位梳理排查和动态评估,及时撤除设置不合理不规范的路内停车泊位。同时,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人行道停车秩序整治,加强公安、城市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开展执法联动,共同构建协同高效的执法体系,规范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运营、管理等各环节,提升市民法治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不断提升城市停车管理服务水平。
此复函已经我局肖庆华局长审签。再次感谢你们的提案,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2025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