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工作
[ 索引号 ] 11500000MB1315207D/2025-00071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城市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5-04-17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0848号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5-04-17

农工党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第0848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总体工作成效

近些年来,我局持续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加速完善乡镇环境卫生管理体系。目前,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100%的行政村和自然村组,高出全国平均值近4个百分点,71.5%的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率位于全国前列,乡镇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持续保持在100%。2024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国现场会,我市作为3个省级部门之一作经验交流。2024年11月,中国建设报刊登《从“随手扔”到“全处置”——重庆积极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见闻》,向全国推广我市案例。

二、吸纳提案建议采取的工作举措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市各区县均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已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部门间统筹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建设。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生活垃圾前端分类收集由各行政村负责,中端分类收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专业公司负责,有效降低垃圾分类收运成本。建立可回收物回收机制,通过“垃圾兑换银行”“垃圾分类积分卡”等方式,引导村民垃圾分类从自身做起。

(二)持续完善标准规范。先后编制《乡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要求》《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污染物控制要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技术标准》《重庆市农村厨余垃圾处理指导手册》《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建设评分标准(试行)》《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指南》《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指导手册》等技术规范,指导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不断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提升。  

(三)足额配置设施设备。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人员设施设备走过从无到有,从零起步逐渐完善,到现在数量和质量不断迭代的过程。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共投入使用乡镇垃圾站615座,日转运垃圾能力达2.1万吨;配置农村生活垃圾运输车2902辆、垃圾箱6.1万余个、垃圾桶88.6万余个;配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管理人员近7千名、保洁人员近5.8万名、分类指导员2.1万余名;设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12万余个、大件垃圾暂存点近5千个、乡镇(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站(点)1万余个。 

(四)增强末端处理能力。当前,我市生活垃圾是以资源化利用和焚烧处理为主,卫生填埋处理辅助,与其他处理方式一并构建成现行的末端处置体系。全市现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处置设施77座(其中焚烧厂22座、水泥窑协同处置厂1座、卫生填埋场36座、厨余垃圾处理厂18座),总处理能力3.64万吨/日(焚烧2.18万吨/日、卫生填埋0.93万吨/日、厨余垃圾0.53万吨/日),能满足日产生垃圾处理需求且留有余地。 

(五)切实加强部门协作。制定印发《关于高质量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收运与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有力促进市级部门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宣传部门通过重庆电视台、华龙网等市属媒体,以及各区县融媒体中心“两微一端”,利用公共交通、户外屏幕等多种平台,运用动漫、微视频等传播手段积极宣传垃圾分类政策、知识。市级财政部门每年安排1亿元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支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教育部门将垃圾分类知识的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我市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内容,实现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从课堂抓起。

此答复函已经我局肖庆华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2025年4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