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315207D/2025-00064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城市管理局 | ||
[ 成文日期 ] | [ 发布日期 ] | 2025-04-17 |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64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李剑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跨区域统筹协调垃圾问题的建议》(第0641 号)收悉,该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对我市环卫事业的关心支持!经与市生态环境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生活垃圾跨界运输处置背景。跨界运输处置是解决生活垃圾转运和处置设施建设选址难、落地难,区域处理能力不均衡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印发文件《关于规范城市生活垃圾跨界清运处理的通知》(建城〔2017〕108号),对生活垃圾跨界运输处置的条件、申请程序及申请材料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我市严格遵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及相关部门的要求,在支持生活垃圾跨界运输处置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
(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及跨界运输处置相关情况。我市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77座,其中焚烧厂(含水泥协同窑)23座。从23座焚烧厂的分布情况看,中心城区有4座,均由重庆市财政购买服务建设投运,分别是同兴焚烧厂、丰盛焚烧厂、百果园焚烧厂和洛碛焚烧厂,总处理能力达到1.11万吨/日,每年可以处理生活垃圾约360万吨,服务覆盖中心城区11个区(9个行政区及2个经济开发区)及江津区;中心城区以外区县焚烧厂(含水泥协同窑)19座,有8座焚烧厂涉及市内跨界运输处置,如涪陵区垃圾焚烧发电厂服务涪陵区、长寿区,奉节县垃圾焚烧发电厂服务奉节县、巫溪县,有2座焚烧厂涉及市外跨界运输处置,如荣昌区焚烧厂接收四川泸县生活垃圾,黔江区焚烧厂接收湖北咸丰县生活垃圾。
二、主要举措
近年来,我局对全市生活垃圾跨区域处置的统筹问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编制规划统筹调度。推进以资源化利用和焚烧处理为主、填埋处理为应急保障、其他处理方式并存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建设,加强与相关专项规划衔接并结合区县实际,合理布局区县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鼓励区域共建共享,避免空间资源浪费,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二)建立异地补偿机制。按照“谁输出、谁补偿,谁接收、谁受偿”的原则,我市建立了中心城区生活垃圾运输处置异地补偿机制,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城市管理局联合印发了《重庆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异地补偿办法》(渝财公〔2020〕45号)及《重庆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异地补偿资金管理实施办法》(渝财公〔2020〕46号)文件,有效解决了中心城区生活垃圾转运处置设施建设选址难、落地难等问题,促进了区域协同治理。我市中心城区及市属生活垃圾转运处置设施的所在区,遵照以上办法,向生活垃圾输出区收取生活垃圾运输处置异地补偿费,用于市属转运处置设施周边的生态环境补偿和舆情维稳等工作。补偿以区一级政府(管委会)为对象,各输出区按照市财政局及市城管局通知的核定额度,通过次年市区两级财政结算专项上解市财政后,再统一下发。目前,中心城区11个区及江津区跨界运输处置全部按照以上办法实施,同时鼓励中心城区以外区县视实际情况参照实施。
(三)鼓励协同处理及存量治理。为保证焚烧厂的生产负荷,最大限度利用好财政资金,我市主要通过“向协同要产能,向存量要增量”的方式,提高各焚烧厂的生产负荷。一方面,在保证生活垃圾处置能力的基础上,引导鼓励有条件的焚烧厂拓展协同处理厨余垃圾、市政污泥、一般工业固废、医疗废物等多元废物,实现设施共建共享和资源高效利用,如万州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处理生活垃圾同时,通过重新完善环评手续,计划陆续开展厨余垃圾、工业废物及医疗废物协同处理。另一方面,在符合环保要求的情况下,允许各焚烧厂开展存量垃圾(陈腐垃圾)协同处理作业,如黔江区生活垃圾焚烧厂2024年处理黔江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陈腐垃圾3万余吨。
(四)严格执行跨界运输规定。我市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相关规定,建立完善了生活垃圾跨界运输处置的相关制度。比如,如果梁平垃圾焚烧发电厂需接收万州区生活垃圾,需由万州区城市管理局向梁平区城市管理局去函协商,在征得同意后,万州区城市管理局再向市城市管理局请示,得到市城市管理局批复同意后,万州区生活垃圾方可跨界运至梁平区处理。若梁平垃圾发电厂需接收省外生活垃圾,需由省外移出单位提出,经商移出地和接收地的区县级和省级城市环境卫生、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实施。其他事项如生活垃圾处置费、异地补偿费等由两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和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共同商定,我局也将加强跨区运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
三、下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着眼全市生活垃圾处置实际,认真吸纳你的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跨区域统筹协调垃圾处置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垃圾发电企业面临经营困难、效益亏损等现实问题,在降低政府处理成本的同时不断提升处置效益。
此答复函已经肖庆华局长审签。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2025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