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162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B
同意公开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文件
渝城管局议函〔2021〕98号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162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陈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缓解城市停车难题的建议》(第0162号)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消费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由于中心城区特殊的山地城市地形地貌,江河纵横,山体分隔,城市土地资源的局限导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停车难问题日益严峻。截至2021年2月,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212.65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1.12万辆,增长11.03%,与上一年度增幅(11.4%)基本持平;中心城区备案登记及对外公示停车场(点)共6029个,停车泊位203.29万个,较去年同期增加泊位24.6万个,增长13.7%,略高于机动车保有量增幅;静态停车泊位缺口约9.4万个,以国际通用的1台机动车配比1.2个车位比例测算,动态停车泊位缺口约51.8万个,较去年同期15万个静态泊位缺口、53.7万个动态泊位缺口有所减少。受停车泊位供给长期低于机动车保有量的客观限制,停车难现象在我市中心城区普遍存在,特别是在老旧小区、医院、学校、大型商(市)场尤为明显,已成为我市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公众热点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停车管理,缓解停车难矛盾,按照市政府中心城区缓堵保畅专题会议和中心城区停车管理政策研究专题会议精神,我局根据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停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公交管〔2019〕345)及市委、市政府《重庆市主城区交通缓堵三年行动方案》的工作部署,对中心城区停车管理工作现状和国内停车管理先进城市广泛调研,在书面征求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公安局等多个部门意见并组织召开专题论证会的基础上,基本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心城区停车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代拟稿)》(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您提出的建议对改善目前我市停车难现状、加强和改进停车管理工作具有积极作用,部分建议同《实施意见》内容实质一致,我局持赞成态度,并将积极推动建议落实。
一、关于加强规划统筹的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规划统筹,是做好城市停车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础保障,也是我们推动《实施意见》的根本出发点、立足点。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停车管理规划统筹工作,积极开展停车管理政策研究,围绕缓解停车难矛盾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划,持续优化城市停车环境、鼓励保障停车设施建设、合理调控停车需求、提升停车智能化水平。
规划自然资源部门组织编制了《主城区停车专项规划》,规划公共停车场共1329处,可提供公共停车位约31.8万个,随后又启动了规划修编工作,新增公共停车场178处,预计新增公共停车位约4.3万个,已于今年1月报市政府批复同意;同时,积极保障停车用地供应,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公共停车用地供应,对于利用老旧城区的学校操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地下空间建设公共停车场的,其用地纳入年度供地计划并优先保障。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鼓励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主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的通知》,从建设用地、经营开发、特许管理、财政扶持、简化审批程序等方面,大力支持公共停车场建设和产业化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停车场投资建设运营,多举措、多方位推动公共停车设施建设。
城市管理、公安等部门以《重庆市停车场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336号)为依据,制定了《城市道路路内限时停车设施设置规范》《居民区周边道路路内分时段停车设施设置规范》《校园周边道路临时停车管理设施设置规范》和占道停车管理设置“五统一”“十严禁”等标准,进一步规范停车泊位设置,并持续完善停车场备案登记制度,推动停车场等级评定标准、停车场安全运营规程等政策、标准出台。
二、关于加大建设力度的建议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鼓励引导公共停车场建设运营的文件、政策出台,我市公共停车场建设方兴未艾,成效明显。截止2021年2月,我市中心城区共有公共停车场88个,停车泊位3.66万个,较去年同期公共停车场保有量(51个公共停车场,1.75万个停车泊位)增长显著。随着《实施意见》出台实施,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停车设施用地、资金、政策支持保障力度:一是创新停车产业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社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支持通过发行专项债券、企业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公共停车设施。二是积极探索通过停车设施产权、经营权、预期收益质押担保等形式提供金融支持的具体办法。三是充分挖掘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积极推动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的停车设施建设,鼓励在城市待建土地、空闲厂区、边角空地等闲置场所设置临时停车设施;挖潜市政设施空间资源,在确保结构设施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市政桥梁桥下空间设置临时停车设施。四是加强配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我市泊位配建标准,对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居住小区的停车设施配建数量及出入口设计进行审查,督促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标准配建停车设施。
三、关于完善管理制度的建议
补齐制度短板、形成管理闭环、破解管理难题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停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管理现状,确有必要在完善停车管理制度上做文章、下功夫、求突破。为此,我局在会同有关部门在拟定《实施意见》过程中,将完善停车管理制度放在首要位置:一是针对在停车管理工作具体开展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措施方案,适时对《重庆市停车场管理办法》有关条款进行补充完善。二是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停车主管部门、责任部门、配合部门职能职责。三是明确等级评定、备案登记等业务流程要求,针对未按规定时限办理备案、提供虚假备案材料、未备案开放经营停车设施等现象,由执法管理部门督促整改、依法处罚。四是制定公共停车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全面加强“收支两条线”监管,坚决治理乱收费现象。五是加强执法联动,明确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标准,加强执法信息互通,逐步实现路内路外违法停车执法全覆盖,探索将同一驾驶人多次违停行为记入交通出行领域信用数据并实施联合惩戒等措施。
四、关于推动智慧停车的建议
加快推广物联网、人工智能、车路协同等新技术,实现停车资源信息互联共享、车位预订、泊位诱导、无感支付、反向寻车等智慧停车应用对提高停车位利用率,减少寻位绕行时间,促进动静态交通和谐运转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在推广停车管理智能化应用发展方面,我局一是指导各区县城市管理部门开展公共停车场智能化升级改造,积极支持、鼓励停车场经营管理单位结合自身条件,按市场化原则科学合理的选用摄像车牌识别、RFID电子牌采集、在线支付、ETC收费等智慧停车技术方案,不断提高停车场智能化水平;二是对全市各类停车场运用智能化管理手段现状开展调研,摸清智慧停车场景应用数量、占比及主要技术实现方式;三是升级改造停车场备案登记管理系统,将停车场基础数据进一步细化为3大类85个子信息,为市区两级停车场管理部门、停车场经营管理者提供了备案登记(变更)、日常巡查、安全自查等在线服务,显著提高了备案工作效率;四是依托专业机构开展技术设计工作,明确智慧停车平台主要功能定位,完成车场数据联网采集、停车资源数据分析、可用泊位资源导航等功能模块初步设计,联合部分国内知名信息技术企业搭建试验平台,进一步验证智慧停车平台可行性、可靠性;五是结合“智慧市政设施”项目实施,深化公共停车管理服务功能,目前已基本具备数据汇聚、治理和融合应用能力。
关于您提出“研发搭建专门信息平台”的建议,我们在《实施意见》中已作安排,待市政府批准实施后将加快有关具体工作开展。
五、关于优化价格杠杆的建议
通过调研,目前国内外停车管理先进城市均将提升机动车运行成本作为停车需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中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香港以及巴黎、纽约、新加坡等城市为了提高停车泊位周转率,均采取价格累进策略、高停车收费价格的方式。我市停车收费标准较国内其他大中型城市相比明显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公共停车场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发挥价格杠杆对停车需求的调控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我局在《实施意见》起草过程中提出实施差异化停车收费政策的建议,进一步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综合考虑区域位置、设施等级、服务条件、停放时段、供求关系等因素实行差异化定价;明确公共设施配套停车场、具有垄断经营特征停车场、政府投资建设的停车场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其它停车场实行市场调节价。
同时,市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家和我市“放管服”有关工作要求及《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工作部署,启动了修订《重庆市公共停车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渝府办发〔2014〕55号)及调整中心城区机动车路内停放服务收费标准有关工作,在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的价格管理形式、管理事权、管理方式以及相关的减免政策等方面拟作出调整和修改,重新起草形成了《重庆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目前拟报市司法局进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今年2月,第五届市人民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调整中心城区机动车路内停放服务收费标准的方案,待方案修改完善后,将按程序报批实施。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不断做好停车管理工作,努力改善停车环境、促进我市停车管理工作和谐、有序、健康发展。
此答复函已经谢礼国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附件:承诺事项列表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2021年4月19日
联 系 人:任洋洋
联系电话:67886038
邮政编码:401121
附件
承诺事项列表
序号 | 承诺事项具体内容 (分项列出) | 承诺落实时间 | 责任单位 |
1 | 推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心城区停车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实施 | 2021年内 | 市城市 管理局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