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答复工作
[ 索引号 ] 11500000MB1315207D/2020-02399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 [ 体裁分类 ] 人大建议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城市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0-09-07 [ 发布日期 ] 2020-09-07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240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0-09-07


A

同意公开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文件



渝城管局议函〔2020〕134号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

1240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邓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人行道管理智能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建议》(第1240号)收悉。经与市住房城乡建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两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大数据智能化行动计划和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和推进“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工作为抓手,积极构建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智慧城市管理体系,不断增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

一、持续深化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格局

2005年,我市落实国家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改革工作部署,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2017年12月底全市40个区县(含两江新区管委会、万盛经开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全面建成,2018年12月实现市区两级平台互联互通、数据汇聚共享。截至2019年12月全市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单元网格4.9万个,责任管理网格2,272个,管理覆盖约1400平方公里,建成区覆盖率达90%。主城区普查面积716.78平方公里,涵盖185个街道、1340个社区、划分24745个单元网格,共连接城市综合管理领域各行业终端单位858个,部件确权入库6459,297件,覆盖11大类204种部件、事件管理内容。城市综合管理领域市区级部门、平台公司、街镇、社区和水电气讯等社会单位均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形成了以网格化为支撑的高位监督、指挥、协调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2019年,全市40区县(含两江、万盛)实现市区考核联动,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管全域考核,问题发现能力显著提升。全市年度主动发现问题288.93万件,处置结案254.06万件,总体结案率达93.07%;其中道面破损立案16.65万件,井盖立案6.35万件,交通栏杆立案1.34万件,违规占道停车立案12.76万件,占道经营立案5.81万件,无照经营游商立案13.38万件。

二、统筹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应用建设

2016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印发《重庆市智慧城管建设指导意见》,确定“1322”建设总体框架。2018年市城市管理局印发《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智慧城市管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成立了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智慧城管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城市管理智能化应用。

(一)全面推动市级综合平台建设。已完成城市管理行业应指平台二期、大数据平台一期、桥梁结构运营状态监测系统(马桑溪大桥、高家花园大桥、大佛寺大桥)、城市桥隧信息管理系统、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平台、两江四岸城市照明智能监控系统、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搬迁等建设任务。智慧城市管理政务云平台和执法指挥调度智能平台、园博园数字景区等示范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

(二)不断加大物联网试点应用力度。全市作业车辆GPS定位管理逾3000台,行业危险源监控达6500余点位,城市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建成率90%。主城区实现城市公厕130座、垃圾中转站26座、桥隧100座、危险源3200点位、古树名木98株、暴雨积水点40余处、停车诱导450套的智能化监测监控。

(三)积极探索“AI+视频”初见成果。2019年市城市管理局与海康威视、大华、清华同方等“龙头”企业合作,搭建智慧城管视频智能分析融合平台,深化“AI+视频”在城市管理行业的应用深度和识别精度,江北、沙坪坝、南岸、渝中、巴南、大足、南川、潼南等区县同步探索视频AI赋能数字城管,实现58类城市管理问题的智能动态识别、自动立案派遣、远端核查评价等智能化流程,2019年度视频智能上报案件95684件。

三、抓紧推进山城步道智能化建设

目前,市住房城乡建委正在抓紧推进全市重点特色山城步道建设。2019年6月,由市住房城乡建委牵头,制定并发布了《街巷步道技术标准》《山林步道技术标准》《滨江步道技术标准》,标准中提出,步道应引入智慧系统,且覆盖步道沿线。在已建成的步道中,两江新区礼嘉智慧步道、渝中区环城墙步道均已有智慧系统支撑,为市民出行、游客游憩提供了良好的智能化体验。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推进山城步道智能化应用

市住房城乡建委将继续加快推进全市重点特色山城步道建设,并逐步加强步道智能化技术引入,为市民、游客营造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步行环境,使其成为宜行、宜游、宜学、宜赏的山城步道。

(二)深入开展人行道净化专项行动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人行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工作的意见》(建城〔2020〕3号)的要求,市政府决定在主城区范围内实施人行道完善提升工作,着力解决人行道“走不通、不安全、不舒适”等突出问题,目前此项工作已纳入市政府年度重点民生实事,由市城市管理局牵头。专项行动计划打造人行道示范道300公里,整治人行道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主要工作内容:清理占道行动,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严管人行道划设临时机动车停车位,严控机动车占道停放,规范设置自行车、摩托车停放点;重点整治餐饮店、洗车店等沿街商户的违法占道经营行为,规范流动摊点经营行为;完善安全措施,规范人行道各类占道箱体、杆件、隔离桩(球)设置以及占道施工现场管理等设施,改造人行道行道树池安全防护,整治人行道上方牌匾、灯箱等悬挂物安全隐患;严格执行《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加强日常巡查和管养,及时消除人行道道面破损、路面坑洼、井盖缺失沉降等安全隐患;改善舒适体验,完善人行道网络,优化过街设施,改善人行道材质,提升人行道铺装平整度;改善人行道夜间照明,加大对主城区人行盲道被侵占、圈用的整改力度。

(三)提升人行道管理智能化水平

1.推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城市信息模型(CIM)等基础平台,加强人行道基础数据资源普查、确权、入库,将人行道规划、建设、管理信息实时接入,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群众步行出行中的突出问题。

2.加大智能监管手段建设。进一步深入研究公共视频对人行道破损、人行道附属设施缺失、侵占人行道等智能监控监管精准度,实现自主识别、自动派遣、远端核查等智能流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方便市民出行。

3.推动市政设施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城市人行道数据类别、元数据标准,拓展城市管理行业大数据平台市政设施专题数据库,基于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构建城市人行道健康管理大数据挖掘应用模型,智能评价、辅助决策、降本增效,提升城市管理政务服务数据支撑能力,优化和改善城市人行道管理服务品质。

此答复函已经我局谢礼国局长审签。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2020年3月24日


联 系 人:林  海

联系电话:65868759 18008395572

邮政编码:4011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