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代代山城人“吃水”那些事儿
曾经。山城重庆虽坐拥两江,居民用水很长一段时间却只能靠人力肩挑背扛。
20世纪初,重庆城挑水夫达2万余人,旧时民间有顺口溜说道:“进了重庆城,山高路不平,面对两江水,家家吃水愁。”
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在其名作《巴人汲水图》中曾附诗感叹“忍看巴人惯挑担,汲登百丈路迢迢” 。
历史在1932年转折。重庆第一座自来水厂在渝中区打枪坝建成供水,结束了山城人民挑水喝的历史。该水厂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完全由国人主持,创造了中国近现代给水工程史上的“首例”。
1938年农民银行发行的5元钞上的打枪坝水塔,是重庆风景第一次出现在正式流通的钞票上。
1932年3月1日,公司正式营业售水,重庆从此结束了无自来水的历史,《巴县志》盛赞曰:重庆市政第一伟绩。
法式建筑的水塔,也成为了老重庆城的标志性建筑。
打枪坝水塔旧照,其蓄水池直至2016年都仍在使用。
新时代来临之后。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南水北调工程的时候指出“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重庆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带领全市水务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殷殷嘱托。
以守护城市生命线的责任和担当,以实现城市供水“量足、质优、服务好”为核心目标,推动城市供水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城市水厂100座,供水规模为698万m3/日。其中,中心城区有25座城市水厂,供水规模为390万m3/日。
2020年全市城市供水总量达17.3亿吨,中心城区供水总量为10.3亿吨,全市城市公共管网漏损率平均为8.65%,已达到国务院“水十条”考核控制在10%以内的要求。
今日,市城市管理局召开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新闻通报会。
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淑钰介绍,在守护城市生命线上,重庆城市管理坚守 四线 理念。
筑牢放心线 严格水质监管
■ 我市的供水水源主要有哪些?
我市城市饮用水源主要以长江、嘉陵江、乌江和部分水库水为主,镇级水厂饮用水源以次级河流和小型水库为主,仅有少数小城镇以地下水为水源。
嘉陵江
主城区主要采用的是嘉陵江和长江水作为水源,水源水质基本属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要求。
■ 我市在水源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近年来,重庆市加大了水环境治理力度,长江、嘉陵江及支流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水质持续稳定。
2020年,长江干流总体水质为优,15个监测断面均为Ⅱ类水质,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66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 我市有哪些监管措施保障居民供水水质?
我市行业主管部门实行三级水质监管体系,即“供水企业自检—区县主管部门检测—市级部门抽检”,并通过报纸、网站及时公布抽查结果,监督指导抽查结果不达标的企业完成整改。
■ 我市供水水质质量如何?
市水投集团梁平大井水厂沉淀池排污阀
按国标规定的106项指标衡量,全市水质总体良好。
其中,我市区县级以上城市水质综合合格率每年都在98%以上。
特别是中心城区饮水水质合格率近100%,优于95%的国家标准。
提升保障线 推进城市供水设施建设
近年来,市城市管理局积极推进城市供水设施建设,提升城市供水能力。
2020年全市完成投入24亿元,实施142个城市供水项目,建成南岸观景口水厂一期工程、涪陵白鹤水厂等项目,全市新增供水能力34.8万吨/日。
市水投集团璧山千层岩水厂
合川自来水公司第二水厂
2021年全市计划投入25亿元,推进113个供水项目建设。
其中,万州江南水厂、巴南新大江水厂一期、鱼嘴水厂二期、井口水厂二期扩建、新德感水厂一期、九龙坡西彭水厂扩建一期、北碚蔡家水厂、观景口水厂一期扩建、合川二水源水厂、黄桷度水厂排泥改造、綦江东部新城水厂、武隆江南水厂、璧山新区水厂二期、荣昌黄金坡水厂二期、开州陈家坪水厂扩建等15座骨干水厂新改扩建工程已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市级层面重点民生项目。
截至目前,各项建设任务正有序推进中。
构筑安全线 建设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按照2018年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的中心城区水厂布局调整分区规划,市城市管理局着力实施中心城区水厂扩大关小、优化布局, 建设“两江互济、江库联动、互联互通”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市水投集团铜梁龙泽公司调度中心
截至2020年底,已关停黄沙溪、东渝、玄坛庙、江北、同兴等28座规模小、工艺落后的小水厂和取水口,城市水厂布局逐步优化。
按照规划,中心城区将随跨江大桥和穿山隧道同步建设26条应急互联互通供水管道,满足突发事件下城市应急供水保障需求。
中法供水智慧监控调度系统
目前,已建成曾家岩大桥应急互联互通供水管道,礼嘉大桥、红岩村大桥等5座跨江大桥和土主隧道、龙兴隧道等2条穿山隧道正在与桥隧项目同步建设应急供水管道。
黄桷坪大桥、鹿角隧道、陶家隧道等应急互联互通管道正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随着应急互联互通供水管道的建成,城市应急供水保障能力将大大提升。
建设便民线 完善服务设施
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满足市民出行饮水需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至2018年以来,重庆各城市管理部门在辖区人流密集、停留时间较长的商圈、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建设公共直饮水设施,免费向广大市民提供直饮水。
目前,全市建成750处公共直饮水设施,有力解决了市民出行饮水难问题,广受好评。
在渝北区龙山路一处公共直饮水点,过往行人使用直饮机取水饮水,市民不仅可以用自带水杯接水,还有一次性纸杯可以临时取用。
上善若水,润泽巴渝。接下来,重庆城市管理还将继续为山城人民能好好吃水,吃上好水不懈努力,不断前行……